输入要朗读的文本: 如何强制储蓄? 所以现在我信什么?一是「好好干活」,第二就是「强制储蓄」。 这个时代,人人都在谈理财谈抄底跑通货膨胀。想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幸运加持狠狠割一波资本主义的韭菜。可对于普通人而言,唯独钱这件事,偏偏不是「理」出来的,更多可能是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后自然而然衍生的副产品。 对于没怎么接触过股票原油动力煤的朋友们,其实就以现在银行理财给出来那三瓜两籽的收益率,只要能控制住不随便剁手,不随便买一堆没用的东西,已经算是理财了。 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,在如何与金钱相处的这件事上,自己又回到如何强制储蓄,如何积累本金的问题上。目前以个人经验,将整个储蓄过程分成 4 个步骤,每一个步骤都旨在缩小财富的出水口。 精简账户:简化账户数量,为后续每天的财务管理降低操作上的阻碍 关闭花呗:破除提前消费,吃土豆还是鱼子酱请遵从个人实际情况 收入切割:把收入切割成几个部分,不能动的钱无论如何也不能动 独立预算:日常生活开销以「周维度」进行预算规划,有意识、有计划消费 精简账户 强制储蓄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当前有多少钱,这是非常基础但也非常重要的一步。需要花点时间梳理一下自己钱都散落在哪些地方。我会找一个空余的桌子,把自己所有的银行卡、信用卡全部摆放在桌上。 接下来的整理,就像玩消消乐一样,分类、合并、消除三步走。想想这张卡是不是已经很久没用了,甚至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钱。这个阶段会一张一张逐次查询。个人建议同样功能的资金账户保留 1 张卡,持有的银行卡总量最多不超过 3 张,其它的找个时间注销。最大限度简化账户数量,可以为后续财务管理降低操作成本与选择阻碍。 以下是个人对资金账户的划分与实际应用 日常账户:承担房贷、水电、通讯、饮食等生活开销 储蓄账户:我的法克基金。每月固定存入,无论如何都不会动用的一笔钱 投资账户:利用支付宝理财,做一些基金定投 信用账户:包括花呗、白条、信用卡等 目前我用圈子账本进行记账,整体来说比较方便,能非常直观了解当前账户、借贷以及人情支出的情况。同时在这个层面上,为了减少管理难度,我一般不会在微信、支付宝上放置金额,偶尔会用它们处理与朋友的资金往来,但这部分的钱不会单独维护,会当成额外奖励。金额如果较大则会提取到日常账户中做生活开销。 关闭花呗 第二步是破除消费借贷的循环。 现在 App 的开屏页清一色被雅诗兰黛、戴森、Jeep自由光攻陷,这类广告的旺盛很难说是社会真正的富足,看起来更像一个精巧隐秘的结构不断催生人们的欲望。消费主义需要让我们相信,你就是你所购买的商品。然后贴心给人们准备好白条、花呗、小贷。不遗余力的吸引你消费、你借贷,不断循环,不断上瘾。 要破除这个循环,只能砍断链路的其中一部分。躲避广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是否还要提前消费,这却是你说了算。你需要下定决心,把花呗、信用卡里所有的欠款补上。不要想着下个月,如果认为自己无法驾驭这些借贷产品,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应该立刻关掉它们。 另外我有些的朋友,会特意打开花呗用于生活花销,通过时间差赚取其它理财产品的收益。其实我不建议这么做,除非你每月支出特别大,否则为了几杯咖啡钱往往得不偿失。 本阶段主要也是利用圈子账本记录。每当获得一笔的新的收入,会按比例将收入计进圈子账本上不同的账户。背后的操作则如图中所说,50% 的收入会集中购买银行中长期理财,10% 进入基金定投,40% 放进日常账户用作生活开销。 个人当前阶段主要以积累本金为主,开源很重要,但宽进窄出的积累对于财富增长也能起到加速作用。 独立预算 在上面的步骤,我已经得到日常所需的生活资金。接下来就是在这笔资金基础上增加「预算」来管控与计划每天消费。 这里建议按「周维度」设定预算。之前我按月预算,往往出现月初就用完整月预算的情况,导致后续消费全部超出。这种不受掌控的感觉会导致很强的挫败感,计划也很难进行。后面试着把预算调整成「周维度」,颗粒度细化后变得更容易执行。一是可以较为合理的评估每周资金,第二是周预算会比月预算带给人更多正向反馈。 圈子账本也有预算功能,但我不建议大家在那里面做规划。因为太容易看到你所有的账户,如果你超支,那么你很有可能直接切换另一个账户源,导致你的收入切割与预算规划形同虚设。这里我推荐 Pennies,只能看到预算部分的金额,每记录一笔它也会及时向你反馈预算包还剩多少钱,以及今天剩余可用多少钱。圈子账本应该像母体一样,只记录预算整体金额,具体的花销由 Pennies 完成。 很多人会担心很多费用都是按月付,比如网费话费等,周预算颗粒度太小会不会频繁打乱计划。其实不用太担心,Pennies 的滚存功能可以将本周超出的费用或节余的费用自动存入下周,在设置预算时,把月账单分摊进每周预算内即可,你不需要强制每周预算不能超出一分钱,而是在宏观上减少不必要消费。 选择播报语音: 开始 继续 暂停 清空文本